11月3日,标普将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控股”)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ccc-”下调至“cc”。
同时,标普还将该公司担保的高级无抵押票据的发行评级从“cc”下调至“c”。
评级调整背后,源于10月31日晚间,绿地控股公告称,将对旗下2022—2024年到期的9只美元债就展期事项发起同意征求。其中,2023年6月到期6.65%美元债展期一年,其余债券均展期两年,展期期间票息不变。
绿地表示,若此次同意征求未能获得通过,根据现在流动性情况公司将无力偿还11月到期的美元债,公司将不得不进入境外债重组阶段。
标普将上述拟议交易视为不良到期债务展期。标普认为,在没有此类交易的情况下,该公司很容易在到期时无法支付票据。
而交易完成后,标普会将其视为等同违约。
负面展望则反映出,当绿地控股集团完成拟议的展期时,标普可能会将其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下调至“sd”(选择性违约)。
同笔美元债半年展期两次
需要说明的是,在5月27日,绿地控股曾发布公告称,将对6月25日到期的一笔5亿美元债寻求1年展期。
而现在,绿地9只拟展期的美元债中,就包括该票据。意味着,同一笔票据,绿地要一展再展——所有剩余的美元票据将从原到期日展期2年,并提出向投以同意的债券持有人偿还5%的未偿本金以及应计未付利息。
根据绿地的三季度报,2022年前9个月,公司的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57%,至990亿元,而现金余额为610亿元。
另据绿地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绿地控股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1.32%,净负债率为94.16%,现金短债比0.63,踩线两道位列橙档,流动现金不足以覆盖一年内到期的债务。
标普认为,鉴于其合同销售额没有复苏迹象,绿地控股集团的流动性极其疲软。且其几乎无法获取该部分资金用以偿付任何控股公司层面债务,这是因为监管部门已将保交楼列为开发商最重要的任务。
境内资产出售受拖累转卖海外资产
绿地高层曾在5月的投资者电话会上表示,计划在3年时间里出售2000亿元物业资产,以纾解流动性压力。
但在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仍然脆弱和疫情影响之下,绿地方面坦言,近期资产出售的难度可能会继续加大,购买意向方折扣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于是这一次展期债劵,绿地又拿出了新的计划——承诺公司将把一系列的境外项目的净回款全部用于在延期后境外债券的偿付。
此次作为资产承诺的境外项目,绿地拿出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及马来西亚等多个项目作为增信的资产,公司承诺将上述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回款将全部用于延期后债券的支付。公司预计2022年至2027年上述境外项目的净回款总额约为30多亿美金。